关于开展吉林省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申报和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2-04-10

关于开展吉林省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立项申报和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

 

各本科高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力,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平台,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202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和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启动吉林省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大创计划”项目立项申报结题验收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培育

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加强校校、校地、校企合作,积极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载体,秉承“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引导大学生围绕吉林省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战略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持续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力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各高校要在校级和省级“大创计划”项目培育的基础上,推荐学生团队申报国家级“大创计划”项目,组织符合条件的团队报名参加第八届吉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申报省级以上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中的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

二、项目申报推荐

(一)项目类型

我省“大创计划”项目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

1.创新训练项目。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角色,完成商业计划书编制、可行性研究、企业模拟运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3.创业实践项目。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等成果,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二)项目层级

我省“大创计划”项目分为国家级、省级、校级三个层级:

1.国家级大创计划项目分为重点支持领域项目和一般项目。重点支持领域项目旨在鼓励引导大学生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战略需求,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趋势,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出创新创业成果申报指南见附件)重点支持领域项目外的其他项目称为一般项目。

2.大创计划项目分为重点支持领域项目和一般项目。省级重点支持领域项目申报范围与国家级重点支持领域项目申报范围一致(申报指南见附件)重点支持领域项目外的其他项目称为一般项目。

3.大创计划项目各高校可结合本校学科专业特色自主谋划、设定校大创计划项目立项方案,自主确定校级重点支持领域项目申报范围。鼓励各高校挖掘、培育符合我省“六新产业”发展和“四新设施”建设主题的项目。

(三)申报对象

项目申请人为我省普通本科高校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鼓励跨学校、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团队申报项目团队参与学生原则上控制在5人以内。每名学生每年只能申请1省级以上项目若承担的往年项目未完结,则不能申请新项目),每个项目配备指导教师1-2项目研究周期一般为1-2年,原则上须在项目负责人毕业前完成。

(四)申报范围和数量

普通本科高校包含部属高校和省属高校均可实施校级项目自主设定、省级项目申报和国家级项目推荐各校“大创计划”项目要严把质量关,本年度立项总数一般不超过上一年度立项总数的120%

1.省级项目申报。各高校根据本校“大创计划”工作方案和项目管理办法,自行组织省级项目的申报、遴选和审核省级项目申报总数一般不超过本校项目总数的60%。省级重点支持领域项目申报总数一般不超过省级项目申报总数的1/3

2.国家级项目推荐。各高校应从本校申报的省级“大创计划”一般项目中择优推荐国家级“大创计划”一般项目推荐数一般不超过省级一般项目总数的1/3各高校应从本校申报的省级“大创计划”重点支持领域项目中择优推荐国家级“大创计划”重点支持领域项目(按优先次序排序)推荐数一般不超过上一年度本校国家级“大创计划”立项数的10%省教育厅将委托专家组对各高校申报的重点支持领域项目进行评审,并择优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荐。

注意:各高校申报的省级项目和推荐的国家级项目必须经过校内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予以上报。

三、项目结题验收

(一)结题验收范围

应于2022年结题验收“大创计划”项目

(二)结题验收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项目所在高校需组织评审专家对项目成果的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等进行评价,坚持分类评价、绩效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确保客观真实、全面系统、科学规范。

2.强化成果总结。项目所在高校需对项目结题所产生的论文、专利、获奖、著作权、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开发的软件或设备、创业实体等相关成果做好梳理总结,并以一定方式进行展示、交流和推广。

3.优化项目管理。项目所在高校对未通过验收和中止研究的项目,需做好情况分析,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持续优化完善“大创计划”项目的管理体系和保障支持。

、工作要求

(一)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将组织实施“大创计划”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结合实际研究落实措施,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大创计划”项目实践,并积极推荐优秀项目参加吉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二)各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学科竞赛实施工作的意见》(吉教高2015〕24号)《吉林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暂行)》(吉教高字〔2015〕26号)要求,加强“大创计划”的配套支持与管理服务,对“大创计划”项目予以必要的经费支持。

(三)各高校要建立大创计划质量监控机制,制定以训练过程为主要考察点的项目评价方案,进一步加强项目立项申报阶段性考核、结题验收等全过程规范管理并关注支持项目成果的落地孵化工作。

材料报送

请各高校于620日前通过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https://jldcpt.jlau.edu.cn/)在线完成2022年“大创计划”校级项目登记、省级项目申报和国家级项目推荐工作,以及往年项目的结题验收工作(操作指南见平台),并通过国家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http://gjcxcy.bjtu.edu.cn/)完成国家级项目的结题验收操作(操作指南见平台)最后将各级项目的立项情况和结题验收情况在线报送给省教育厅汇总(填报入口:https://jinshuju.net/f/QEC5o1)。

六、联系方式

吉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联系人:于文华0431-82728732;韩光,13610781001

 

附件:2022“国创计划”重点支持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吉林省教育厅  

2022410    


附件

 

2022国家级创计划重点支持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本着“有限领域、有限规模、有限目标”的原则,支持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和有针对性的应用研究项目持续深化研究和实践,鼓励开展新兴边缘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研究团队要有效利用高校和社会现有的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大学科技园、技术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研究平台所拥有的一流学科和科研资源,积极开展前沿性科学研究、颠覆性技术创新、实质性创业实践。

一、泛终端芯片及操作系统应用开发。围绕我国自主研发的芯片,基于国产自主研发的泛终端操作系统,开发框架、编程语言、编译器、编程工具等技术领域,探索在通用计算、人工智能、5G通讯、物联网、图像处理、个人终端等方面的创新应用。面向智慧城市、智能工厂、智慧家庭、智慧出行、智慧个人等各种场景的泛终端互连、协作、安全体系结构,解决传统终端操作系统生态相互割裂、用户体验提升困难、开发者效率低下的问题,结合核心芯片的国产化、操作系统的换代升级、编译环境及基础工具的自主开发、智能生态的创新发展,推进新一轮的万物互联、智能超宽带的产业升级。

二、重大应用关键软件。围绕我国自主研发的关键基础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大型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新兴平台软件、嵌入式软件七大领域,推进重大应用,重点突破关键软件研发,培育壮大平台软件、应用系统、开源社区等新兴业态。围绕工业互联网战略需求,加速工业技术软件化,发展软件定义、数据驱动、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的新型制造体系。

三、云计算、人工智能和无人驾驶。围绕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形成系统解决方案,突破云计算与大数据领域重大设备、核心软件、支撑平台等方面关键技术。围绕我国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芯片和开发框架,发展软硬件协同和系统级优化技术,构建异构软件编程及开发体系。加强我国原创人工智能开发框架发展,支持端边云统一架构和编程接口、动静态图结合的计算引擎、千亿参数级超大模型的自动并行,以及全流程安全可信。开展面向行业的人工智能模型和算法研发,推进在工业制造、智慧园区、无人驾驶等场景形成应用创新和应用方案。围绕我国自主研发的关键车载芯片、智能驾驶操作系统、车载中间件构建功能软件算法,并进行系统优化,打造面向多场景的智能驾驶业务系统,提升驾驶体验和作业效率,促进智能驾驶技术在多行业多场景的规模化应用落地。

四、新材料及制造技术。围绕高性能结构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及新能源材料展开研究。聚焦提高高性能结构材料强度、硬度、塑性、韧性以及适应特殊环境要求,开展包括新型金属材料、高性能结构陶瓷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等相关研究;针对包括先进复合材料、纳米、生物医用、高温超导材料等的新型功能材料的研究;针对清洁能源和储能等方向,开展新能源转化、利用和发展新能源技术的关键材料和技术。围绕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原理和材料工艺创新研究,以金属增材制造成形规律、热源控制、材料成分设计等关键科学问题为研究目标,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金属增材制造创新研究团队,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能源、汽车制造、生物医学等领域的钛合金、铝合金、复合材料等增材制造的基础理论研究,在多物理场分析与监控、复杂结构零件制造、极端性能零件制造等领域研发增材制造核心技术。

五、新能源与储能技术。围绕储能技术的机理和材料创新研究,以储能领域储热/储冷、物理储能和化学储能中存在的低容量、低集成度,以及分布式储能等关键科学问题为研究目标,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储能技术创新研究团队,重点发展新能源化工等领域,推进压缩空气储能、化学储能、各类新型电池、燃料电池、相变储能、储氢、相变材料等基础理论研究。围绕新能源革命带来的能源转换、传输、利用和管理等环节中的挑战,研发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并网储能技术与系统、大规模集成储能与应用、分布式储能技术及系统优化、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及管理、碳计量、碳转化、碳捕捉等关键核心技术。

六、生物技术与生物育种。针对保障食物安全和发展生物育种产业的战略需要,围绕主要农作物和家畜生产,发展合成生物技术等领域,获取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基因,培育抗病虫、抗逆、优质、高产、高效的重大转基因农林牧渔业新品种,提升生物育种水平,增强农林牧渔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七、绿色环保与固废资源化。面向生态文明建设与保障资源安全供给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点围绕高效转化、清洁利用、精深加工3个领域,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研发整装成套的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形成固废问题创新性解决方案,提高我国资源利用效率,支撑生态文明建设。

八、第五代通信技术和新一代IP网络通信技术。围绕大规模天线阵列、高集成新型滤波器、宽带高效功放、新型网络架构、干扰协调等核心技术,扎根理论创新、工程创新和材料创新,不断提升频谱效率、降低能耗、降低体积/重量,为数字社会构建坚实的网络基础。通过5G技术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关联领域裂变式发展,在制造业、农业、金融、教育、医疗、社交等垂直行业探索新应用。围绕IP网络技术领域,探索以SRv6、BIER6、切片等为代表的新一代IP网络技术,结合网络分析、自动调优、AI等智能化技术,推动我国数据通信领域的应用技术创新。探索新一代IP网络通信技术应用于5G垂直行业、上云专线、Cloud VR等业务创新。

九、城乡治理与乡村振兴。重点围绕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开展理论、制度与实践的创新研究。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聚焦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新生态建设,聚焦城乡统筹发展,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着力研究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乡村产业振兴带动和促进乡村相关问题的解决;探索边发展边治理,以治理引领和促进乡村振兴的新途径及改善人居环境、改善容貌秩序的新方法。针对该领域提出科学性、规范性和引领性的顶层设计;研究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和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功能,研究促进城乡融合高水平推进的路径与方法。

十、社会事业与文化传承。助力夯实基础学科,推进文史哲之间、文史哲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模式、机制研究,既继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关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探索新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新经济业态、新生活方式、新运营模式,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对传统管理理念、模式、内容及手段进行升级改造;从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助力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将教育理论有机融入创新创业实践。服务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面向区域基础教育,探索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积极应对信息时代新兴技术对教育教学带来的挑战,围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深入开展教学方法、教育技术手段等方面的改革探索;分析艺术学应对技术变革和产业革命面临的挑战,探索艺术与科技有机融合新方向。调研分析行业市场需求,特别关注文化科技融合、文化创业等产业新需求新变化。

正文结束